欢迎来到贝博平台体育app官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柴油发电机组源头制造专注生产研究十年 欧盟标准 双效合一
全国咨询热线:0523-8680028

将军院士:让潜艇装上“中国心”

时间:2023-10-21 04:48:36 作者:贝博平台体育app官网 点击:1 次

  我们不是比别人聪明,而是比别人勤奋。一年365天,我们没星期天,没有寒暑假,连过春节都只休息1天,基本天天在搞,1年顶别人3年。

  对一些高科技,不少人首先问西方发达国家有没有。西方国家有了,我们才搞。没有,便认为你是疯子、骗子,我就偏不信这个邪。

  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在很多同事和同行看来,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年轻科学家,也是位成就非凡的将军院士:34岁破格晋升教授,38岁成为博士生导师,41岁当选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42岁晋升海军少将军衔,荣立一等功……

  他在世界上最早提出“电力集成”理论,先后攻克制约国家、军队装备发展的重大技术难关近千个,有20多项成果为“世界首创”、“国际领先”。马伟明到底有什么绝活?

  曾在马伟明团队担任客座教授的清华大学教授王祥珩说,一是因为马伟明带头拼命干,形成模范效应;再就是他敢为人先,敢于接手重大课题。

  “为不受制于人,核心技术必须国产化,否则,我们永远只能拴在别人的裤腰带上过日子。”

  有人形象地把动力系统比作现代舰船的“心脏”,心脏的好坏直接影响潜艇的生命力。据公开资料显示:自1902年以来的100多年间,美、俄、英、法等国海军潜艇共发生过434起较大事故,除战时损伤外,一半以上都与动力故障有关。

  过去,我海军潜艇电机设备主要是依靠进口,严重制约海军战斗力建设。“为不受制于人,核心技术必须国产化,否则,我们永远只能拴在别人的裤腰带上过日子。”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马伟明态度坚决。

  舰艇体积重量有严格限制,怎样在这种情况下提供高品质、大容量的交直流电力,一直是世界各国海军致力追求的目标。经过研究论证,马伟明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电力集成的技术思想,即用一台电机同时发出交流和直流两种电。

  用一台电机同时发出交流、直流两种电?当时,国内外电机界都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妄想”。

  然而经过十年的艰苦攻关,马伟明创立了三相交流和多相整流同时供电的发电机基本理论,攻克了这类电机电磁参数计算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交直流双绕组发电机系统,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002年,交直流发电机工程样机通过鉴定,正式生产装备部队。从此,我海军新型潜艇有了一颗坚强的“中国心”。

  经过科技部专家组多轮严格评审考察,“双绕组发电机供电系统”已被正式确定为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马伟明时常告诫研究所的成员:不要崇洋,要尊重科学。马伟明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上身体力行。

  十多年前,我国从某国引进的一大型装备发电机系统出现重大故障。上级命令马伟明团队部分人员前往现场参与事故鉴定,并授权马伟明为首席专家,参与中方代表团与外国代表团的谈判事宜。

  经过现场勘察,马伟明和他的老搭档刘德志很快就给出了结论:发电机设计先天不足,责任完全在对方。

  但对方矢口否认中方结论,并指责中方违反操作规程。在他们的代表团里,10人中有8人拥有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头衔,他们强硬地表示,中方并无发电机设计图纸,无法从本质上提出反驳证据,“你们所说的一切,仅仅是主观臆断而已!”

  然而,马伟明立即摆出了一张比对方大10倍的图纸。原早在谈判之前,马伟明和同事经过多次模拟试验,已得到核心数据,并绘出了设计图纸。“天哪,太不可思议了!这张图纸和我们设计的图纸完全一样!”一位外方专家禁不住喊出声来。尽管如此,他们仍然说:“你们的理论太离奇,我们听不懂!”

  见对方如此强词夺理,马伟明回应,“我们是在讨论科学!你不懂,我可以教你!”一旁的翻译觉得有点震惊,久久没有张口。

  正如同事所说,这件事很“提气”,这正体现了马伟明特立独行的性格,那就是尊重科学,不崇洋,不迷信权威。

  哪怕是花数十万,甚至百万、千万的实验设备,只要是科研需要,人才教育培训需要,即使借钱也在所不辞。

  马伟明带领团队的科研经费动辄千万,但他表现得非常“抠门”:曾为一张打印纸而恼火,规定“非本所人员不得到本所打印”;出差在外,能坐火车不坐飞机,能坐硬卧不坐软卧;非急事不得坐飞机,未携带涉密资料时一般不坐软卧……

  但是,在人才教育培训方面,他却大方得很。“不舍得大手笔投入,那是培养不出大人才的!”哪怕是花数十万,甚至百万、千万的实验设备,只要是科研需要,人才教育培训需要,即使借钱也在所不辞。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赵治华调入马伟明团队后,马伟明为他投了不止1000万的科研经费。然而,前3年,赵治华没有搞出一个课题,没出一个成果,没发表一篇论文。一些人开始认为这个小伙子可能水平不行,但马伟明并未放弃。

  三年未鸣,一鸣惊人。第4年,赵治华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就立即在国际上引起轰动。现在,赵治华已经成长为重点实验室电磁兼容研究方向的首席专家。

  对于人才,马伟明有自己的观点:“培养人才,我不着急看一时的成功或失败,我要看这一年你该不会是穷尽了所有可能的办法。只要你努力了,即便结果是失败的,我仍然会给你很高的分,用你的努力来给你定岗位津贴。”

  清华大学教授王祥珩在担任马伟明团队的客座教授期间,曾经算过一笔账:自马伟明当选院士以来,为培养人才花费就以亿计。他连连感叹,“你们为了培养人才,真是花血本啊!”

  常言道:学而优则仕。这一个道理在马伟明这里一点都不灵。上世纪90年代末,马伟明还只是一名崭露头角的教授,还没有当选为院士。但一位了解他的高层首长视察学校时,却点名要见他。首长告诉他:“组织上要选拔年轻干部担任校领导,经过考察,你是重要人选。如果你愿意,准备任命你为副校长。”首长还进一步交底:“有机会再接任校长。”

  “我想专心做点学问,对当官不感兴趣!”马伟明平静地表示婉拒。得知此事后,有人说马伟明“不识抬举”,还有人说马伟明是典型的智商高“干傻事”,到手的高官厚禄都不要,你还想追求什么?

  任由外界评说,马伟明仍然埋头做他的学问。正如马伟明自己的一句“名言”所说,“盯着名誉,科研之路注定不会走远;盯着权力,科研大门必将你排除在外。”

  马伟明 1960年4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工程大学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军专业方面技术少将军衔。

  马伟明长期致力于舰船电气工程领域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电力集成”的技术思想。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2项,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申请专利38项,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与国防装备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马伟明所带领团队2008年获“中国人民科学技术创新群体奖”。马伟明团队的精神被总结为“5加2”(工作日加双休日)、“白加黑”(白天加黑夜),这也是他们20年来创造出诸多“世界首创”、“国际领先”的制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