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大多数人应该都注意到了,街上的绿牌子慢慢的变多,政策的支持,技术的进步,让更多的花钱的人可以接受新能源车。很明显,相比较六年前,我们的新能源车已经不像是一个时代的产物,纯电动车的续航也翻了好几倍,但是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目前纯电的使用场景还是有些局限,所以混动是平衡动力与经济的好选择。
在混动中关于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的讨论一直很多,到底哪种更符合市场需求?更符合消费者的使用场景?哪种方案更高明?
其实在我看来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从大范围来讲,插电混动与增程式的性质是相同的,都是混合动力形式当中的一种,都是既可以加油又可以充电。
增程式动力,则是最简单的混动系统,同时也可以说是最不混动的混动,和油混、插电的差别也巨大。在这套系统中发动机并不会直接参与驱动,而是承担“发电机”的角色,用油发电然后驱动车辆行驶。但是现在市面上常见的增程式车型也都配有动力电池,以理想L8 L9为例拥有200km左右的纯电续航,所以整体体验都很接近插电混动车型。
时间再往前几年,我们提到混动,会想起的不是插电混动也不是我们最早接触的混动是日系品牌的混动,也就是油电混合动力,悠久的历史和超高的燃油经济性让我们提起省油就想起日系品牌,这种混动技术的最大优点就是省油,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比如动力性能不足,以及不能上绿牌。
油电混合动力的英文缩写是HEV,插电混动的PHEC,这个P代表英文Plug-in,也就是充电的意思,在工作原理原理方面,抛开技术层面不谈,其实插混总体的运行,与油电混动有点类似,同样可油可电,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电池容量方面。插电式混动的电池容量更大,可以直接充电,换而言之,它们的纯电续航能力肯定也更多。在日常充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日补能,在短途通勤的情况下,它可完全当纯电汽车来使用。在此基础上又拥有传统燃油车的动力组成,可以加油,进行长途旅行。所以可以说它综合了纯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的优点,既可实现纯电动、零排放的驾驶,也能通过燃油混动模式增加车辆的续驶里程,插混可兼顾车辆性能和经济性的双重需求。
因为两者的相似之处,我们原本以为日系会在插电混动领域再次大放异彩,毕竟只是吧电池加大就能够实现的任务,但是很明显,我们的自主品牌在这样的领域完美的进行了弯道超车,比如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技术,
插电混动不同于增程的单纯供电,它的运行模式就比较多,比如说既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它是一种混联模式,也就是说发动机不但可以发电,也单独驱动车辆,也可以与电机共同驱动车辆(并联)。DM-i系统是由骁云插混专用发动机、EHS双电机、DM-i超级混动专用刀片电池,以及各类电池、电机等控制管理系统组成。在结构上,DM-i系统的两个电机都被安排在了前轴,其中一个电机负责驱动车轮,而另外一个电机只负责发电。在电量充足时,DM-i系统就等于一台纯电动车,主要使用电机驱动车辆;而在电量不充足时,DM-i系统会开启发动机为电池充电,并根据工况自主判断单独使用电机驱动,如果是城区工况,DM-i系统大概率是串联,高速工况很可能是并联或者发动机直接驱动,因为高速公路串联的经济性不好,这也是许多用户吐槽增程车型油耗高的原因。也就是说插电混动的混动系统更为复杂,选择性更强,对工况适应性更好,燃油经济性当然也更好。
之前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对此做出了解答。“两者实际上差别已经不大,对于性价比车型,又想成本低、又想性能广、又跑长途、又在城里,充电桩还不太方便,那(插电式混动)当然很好。经常在城区行驶又有充电桩,那(增程式)电动的优势是很明显的。所以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电动在技术本质上是一个体系,略有差别,对消费的人而言这就是个人的选择,两者都存在竞争力,服务不同的客户群。你要说技术门槛肯定是插电混动要高,所以一般新造车势力不会选择插电混动。”欧阳明高进一步解释道。
简单来说,插电混动其实可以覆盖增程的工作逻辑,但是对于及时的要求同时也更高,无论是电机,发动机,增程器,每个方面都要有过硬的技术和实力。除了刚刚提到的近两年新能源
目前新能源市场处在电动车价格和电池成本,补贴又已退出的阶段,欧阳明高认为,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电动肯定是一个上升的趋势,占比会有所提升,其中在10-20万的家用车主流车型会比较多,尤其是插电混动会比较多。高端车30—40万大型的SUV因为它装电池太多了,增程式电动和插电混动也会是一个重要的市场。在新能源汽车总量占比提升到30%-35%是有可能的。
写在最后:其实在前些年的时候,我总是不太理解插电混动的使用场景,因为当时普遍的纯电续航大多都只有50km左右,但是近几年随技术的进步,插电混动的纯电续航已经提高到了100km+,能更好地应对更多的场景和路况,比如文中我们提到的比亚迪DM技术已经过了好几代的更新,不仅续航更长,燃油经济性更好,同时价格也更低。我们如今提到混动,首先想到的已不再是日系车型,而是我们的自主品牌,希望我们的自主品牌继续发展技术,带给我们品质更好同时性价比更高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