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公司安顺换流站的技术人员正在向大学生记者介绍相关技术(西北师范大学马晓晴)
万家灯火,南网情深。如今生活在灯火通明的城市的你,是否能感受到电力工人的不畏辛苦和对这份工作的拳拳深情。2016年6月2日至5日,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简称“超高压公司”)联合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举办了“西电东送·寻美——2016年大学生记者走进西电东送”活动,超高压公司的团员青年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名大学生记者,来到活动的第一站——贵州,一同开始了重走西电东送之旅。踏上西电东送的源头,聆听西电东送的历史,我们的小伙伴们,发现了什么?
站在西电东送的源头——天生桥一级水电站上,放眼望去,大好山川和水电站融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多少电从这里发出,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祖国的东部,点亮了万家灯火。
而在“护送”西电的这一路上,超高压公司承担了重要的职责——电力铁塔的建设、换流站的管理、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维护。每一项工作,都倾注了电力工人们的心血。在他们之中,有这样一批年轻人,他们敢闯敢干,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满腔热情投入到电力建设当中,将自己的热情化作星星之火,使西电东送的“火把”燃烧得日益旺盛。
“大家要记得公司是怎样走过来的,是怎样建成的。青年朋友们要懂得艰苦奋斗,南网的精神要传承下去,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家需要虔诚地做一些事。”南方电网的老干部时继元说,时代发展,精神永存,希望年轻的力量不辜负前人的期望,传承前人留下来的企业文化,用自己最大的勇气与实力,不断摸索,为西电东送注入全新的活力。
从他略显沧桑而又憨厚的面庞上,你可能猜不到这是一个刚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90后”。你也想象不到,这个“90后”是如何在巡线工这个艰苦的岗位上埋头苦干的,他经历了同为“90后”的我们所不曾经历的艰辛。
他叫刘晓明,今年23岁,是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贵阳局黎平分局的一名巡线工,他所在的班组,主要负责由施秉县到黎平县之间约300公里长的输电线路的巡线工作,平均每位巡线公里。
从驻地到山头电塔之间的山路大部分没有道路可走,需要巡线工自己摸索着前进。夏季草木生长旺盛,巡线工往往要携带刀具清除草木来开路……刘晓明说,他每天8点半出门,走几公里没有人烟的山路,巡查完一个山头的线路,下午三四点开始返回,每天都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用他自己的话说,“线路工什么都干,今天我们就是要开一条路出来。”在爬山路的过程中,他一定要保持精神集中,并减少说话,来保持体力,否则就可能到不了山头。
巡线工作虽繁琐,却不可懈怠。每一条线路的畅通与否都关乎黔东南地区电网可靠性以及东部地区居民和工业的用电情况。在冬季,如果遇上冰雪凝冻天气,输电线路会结上直径碗口大小的冰,影响输电。他需要挨个线路巡查并记录下来,采取融冰措施。
巡线工作有苦,但也有乐。最让刘晓明感动和难以忘怀的,是巡线过程中所经过的苗寨侗寨村民的热情。“线路经过很多苗寨侗寨,村民会拿热腾腾的猪肉炖豆皮和自家酿的小米酒来招待,在村民举行自己民族的文化活动时,还给我们请帖。”刘晓明说,“像亲人一样温暖。”
“我在这边经常上火流鼻血,还认为自身得了什么严重的病。”廖烈涛的这句话让在场的人咧嘴大笑。这名在广东省城长大的大学毕业生,2015年毕业后,自愿来到贵州,成为超高压公司天生桥局的一名变电管理检修员。
然而,和广东清淡为主的饮食上的习惯截然不同,贵州菜主打的“重口味”,这让初来乍到的廖烈涛很是痛苦,而漂泊异乡的他要克服的却不单单是这些。
工作的时候很多本地的同事经常用方言交谈,廖烈涛难以理解,要不停用普通话询问,到如今他也学会了几句贵州话。“见到老乡,听到粤语很激动啊!”一见到来自广东的大学生记者,廖烈涛就迫不及待上前用粤语自我介绍。
第一次来到天生桥局,就赶上设备检修,从小娇生惯养的他在烈日下跟随着班长的脚步在高空进行夹线操作,结束任务之后发现了自己黑了一圈,“我现在学会了抹防晒霜!”他自我调侃。
天生桥局作为西电东送的发源地,有自己的“桥头堡”文化,同时南网精神讲求奉献、坚持,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廖烈涛更知道国家需要技术人才,“开始觉得挺苦的,”他说,“但在这里有老师傅、老员工、硬技术。”
“吃着吃着就不苦了。”现在廖烈涛也感慨,现在他不仅做到了“能吃”,还做到“能吃苦”了。“这就是南网文化吧,熏陶感染着我们每个人。”他说,经历过西电东送的这一路,也是他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
对于王磊来说,在南网的经历则比刘晓明和廖烈涛“资深”了很多。2006年春天,他从东北电力大学研究生毕业,随后入职南方电网,到今年,已经是第11个年头了。
他是鲁西换流站副站长,在变电检修继电保护工作方面十分出色。鲁西换流站建设地点位于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在这里,世界上首次采用大容量柔性直流、最高电压等级和容量最大的异步联网工程正在建设,从2015年2月份开始,王磊挑起鲁西换流站的筹建工作大梁。
他与深耕于此的一批年轻人,开始了一个里程碑意义的换流站的建设路程。由于长时间的穿着,王磊的工服上沾了很多灰尘,衬得胸前的党徽炯炯发亮。“背靠背作为高压直流输电的一种特殊方式,将整流站与逆变站合并在一个换流站内,在同一处完成交流变直流,直流变交流的过程。”王磊认真地解释,“通俗地说,它的意义在于能够使电在传输过程中损耗量大大减小,让控制与运行变得更简单和方便。”
如此一来,工程投运后,将有效化解交直流功率转移引起的电网安全问题,避免大面积停电风险,以便进一步落实西电东送战略。
作为一线员工,连续两周驻扎在站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王磊坦言自己对家庭有所愧疚。他回忆起有一次与儿子微信视频,儿子说自己摸不着爸爸,就一直亲手机的屏幕,机器声哄哄在耳边作响,屏幕上儿子的脸越来越模糊,作为父亲的王磊泪眼朦胧。
工作多年来,王磊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思考总结,并写成论文,2010年他还参与编写了《高压直流设备基础》。辛勤的工作,换来硕果累累。实践出真知,王磊为祖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奉献着青春和力量。
(邱乐昀李桦暨南大学吕慧海南大学邱艺中国人民大学张黎阳西安交通大学周秭沫)
万家灯火,南网情深。如今生活在灯火通明的城市的你,是否能感受到电力工人的不畏辛苦和对这份工作的拳拳深情。2016年6月2日至5日,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简称“超高压公司”)联合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举办了“西电东送·寻美——2016年大学生记者走进西电东送”活动,超高压公司的团员青年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名大学生记者,来到活动的第一站——贵州,一同开始了重走西电东送之旅。踏上西电东送的源头,聆听西电东送的历史,我们的小伙伴们,发现了什么?
站在西电东送的源头——天生桥一级水电站上,放眼望去,大好山川和水电站融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多少电从这里发出,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祖国的东部,点亮了万家灯火。
而在“护送”西电的这一路上,超高压公司承担了重要的职责——电力铁塔的建设、换流站的管理、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维护。每一项工作,都倾注了电力工人们的心血。在他们之中,有这样一批年轻人,他们敢闯敢干,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满腔热情投入到电力建设当中,将自己的热情化作星星之火,使西电东送的“火把”燃烧得日益旺盛。
“大家要记得公司是怎样走过来的,是怎样建成的。青年朋友们要懂得艰苦奋斗,南网的精神要传承下去,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家需要虔诚地做一些事。”南方电网的老干部时继元说,时代发展,精神永存,希望年轻的力量不辜负前人的期望,传承前人留下来的企业文化,用自己最大的勇气与实力,不断摸索,为西电东送注入全新的活力。
从他略显沧桑而又憨厚的面庞上,你可能猜不到这是一个刚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90后”。你也想象不到,这个“90后”是如何在巡线工这个艰苦的岗位上埋头苦干的,他经历了同为“90后”的我们所不曾经历的艰辛。
他叫刘晓明,今年23岁,是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贵阳局黎平分局的一名巡线工,他所在的班组,主要负责由施秉县到黎平县之间约300公里长的输电线路的巡线工作,平均每位巡线公里。
从驻地到山头电塔之间的山路大部分没有道路可走,需要巡线工自己摸索着前进。夏季草木生长旺盛,巡线工往往要携带刀具清除草木来开路……刘晓明说,他每天8点半出门,走几公里没有人烟的山路,巡查完一个山头的线路,下午三四点开始返回,每天都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用他自己的话说,“线路工什么都干,今天我们就是要开一条路出来。”在爬山路的过程中,他必须保持精神集中,并减少说话,来保持体力,否则就可能到不了山头。
巡线工作虽繁琐,却不可懈怠。每一条线路的畅通与否都关乎黔东南地区电网可靠性以及东部地区居民和工业的用电情况。在冬季,如果遇上冰雪凝冻天气,输电线路会结上直径碗口大小的冰,影响输电。他需要挨个线路巡查并记录下来,采取融冰措施。
巡线工作有苦,但也有乐。最让刘晓明感动和难以忘怀的,是巡线过程中所经过的苗寨侗寨村民的热情。“线路经过很多苗寨侗寨,村民会拿热腾腾的猪肉炖豆皮和自家酿的小米酒来招待,在村民举行自己民族的文化活动时,还给我们请帖。”刘晓明说,“像亲人一样温暖。”
“我在这边经常上火流鼻血,还以为自己得了什么严重的病。”廖烈涛的这句话让在场的人咧嘴大笑。这名在广东省城长大的大学毕业生,2015年毕业后,自愿来到贵州,成为超高压公司天生桥局的一名变电管理检修员。
然而,和广东清淡为主的饮食习惯截然不同,贵州菜主打的“重口味”,这让初来乍到的廖烈涛很是痛苦,而漂泊异乡的他要克服的却不仅仅是这些。
工作的时候很多本地的同事经常用方言交谈,廖烈涛难以理解,要不停用普通话询问,到如今他也学会了几句贵州话。“见到老乡,听到粤语很激动啊!”一见到来自广东的大学生记者,廖烈涛就迫不及待上前用粤语自我介绍。
第一次来到天生桥局,就赶上设备检修,从小娇生惯养的他在烈日下跟随着班长的脚步在高空进行夹线操作,结束任务之后发现自己黑了一圈,“我现在学会了抹防晒霜!”他自我调侃。
天生桥局作为西电东送的发源地,有自己的“桥头堡”文化,同时南网精神讲求奉献、坚持,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廖烈涛更知道国家需要技术人才,“开始觉得挺苦的,”他说,“但在这里有老师傅、老员工、硬技术。”
“吃着吃着就不苦了。”现在廖烈涛也感慨,现在他不仅做到了“能吃”,还做到“能吃苦”了。“这就是南网文化吧,熏陶感染着我们每个人。”他说,经历过西电东送的这一路,也是他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
对于王磊来说,在南网的经历则比刘晓明和廖烈涛“资深”了很多。2006年春天,他从东北电力大学研究生毕业,随后入职南方电网,到今年,已经是第11个年头了。
他是鲁西换流站副站长,在变电检修继电保护工作方面十分出色。鲁西换流站建设地点位于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在这里,世界上首次采用大容量柔性直流、最高电压等级和容量最大的异步联网工程正在建设,从2015年2月份开始,王磊挑起鲁西换流站的筹建工作大梁。
他与深耕于此的一批年轻人,开始了一个里程碑意义的换流站的建设路程。由于长时间的穿着,王磊的工服上沾了很多灰尘,衬得胸前的党徽炯炯发亮。“背靠背作为高压直流输电的一种特殊方式,将整流站与逆变站合并在一个换流站内,在同一处完成交流变直流,直流变交流的过程。”王磊认真地解释,“通俗地说,它的意义在于能够使电在传输过程中损耗量大大减小,让控制与运行变得更简单和方便。”
如此一来,工程投运后,将有效化解交直流功率转移引起的电网安全问题,避免大面积停电风险,以便进一步落实西电东送战略。
作为一线员工,连续两周驻扎在站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王磊坦白说自己对家庭有所愧疚。他回忆起有一次与儿子微信视频,儿子说自己摸不着爸爸,就一直亲手机的屏幕,机器声哄哄在耳边作响,屏幕上儿子的脸越来越模糊,作为父亲的王磊泪眼朦胧。
工作多年来,王磊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思考总结,并写成论文,2010年他还参与编写了《高压直流设备基础》。辛勤的工作,换来硕果累累。实践出真知,王磊为祖国电力行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奉献着青春和力量。
(邱乐昀李桦暨南大学吕慧海南大学邱艺中国人民大学张黎阳西安交通大学周秭沫)